趣说宋朝十八帝之宋神宗:壮志未酬的改革者实盘配资之家网
(二)与王安石的恩怨纠葛
(5)君臣嫌隙渐生
熙宁五年三月,一个关键人物登上了变法舞台。吕嘉问,这位出身名门的官员被任命为提举在京市易务,掌管京城开封的官办贸易事务。值得注意的是,吕嘉问是反对变法的吕公弼的侄子。当初吕公弼担任枢密使时,曾多次向宋仁宗进言,主张治国应当以安定为重。吕嘉问却暗中将叔父批评变法的奏章偷出,献给王安石。王安石转呈宋神宗后,导致帝始不乐公弼。这一事件让王安石对吕嘉问青眼有加,委以重任。
同年七月,一个名叫郭逢原的小官接连上书,将宋神宗比作周文王、周武王,将王安石比作孔子、孟子之后的圣贤。更出格的是,他建议废除枢密院,将其职权并入中书省,理由是现在王安石身为宰相,却受制于枢密院,导致皇帝对他的信任不够专一。宋神宗阅后龙颜不悦,数日后对王安石说:此必轻佻之徒。王安石虽为郭逢原辩护,称其晓事可用,但皇帝显然不以为然。
展开剩余59%十一月,监察御史张商英因弹劾枢密院官员包庇同党而被贬官。
原来,张商英所在的御史台在审理一起案件时与枢密院产生分歧。王安石认为张商英是挟私报复,对皇帝说:御史办案不当,不自省反而攻讦他人,岂是忠臣所为?宋神宗本已下令彻查,在王安石劝说下又收回成命。张商英愤而上书指责大臣专权,终遭贬黜。
熙宁六年正月发生的一起小事,折射出变法派与守旧势力的角力。元宵之夜,王安石骑马入宫观灯,在宣德门被侍卫拦阻,马匹受惊。震怒的王安石要求严惩侍卫,并罢免相关宦官。虽然皇帝应允,但御史蔡确立即上奏为侍卫辩护,称其恪尽职守,反而是开封府官员阿附宰相,处罚不当。这场风波虽以皇帝和稀泥告终,却让王安石深感朝中反对势力强大,多次称病请辞。
宋神宗极力挽留,甚至召见王安石之子王雱慰问,又派重臣冯京、王珪传话安抚。在一次密谈中,皇帝推心置腹地说:朕事事仰赖爱卿。若卿离去,谁可继任?王安石则坦言:臣久居要职,恐妨贤路。且病体难支,恐误国事。这番对话足见君臣情谊之深,也暗示变法面临的阻力。
同年四月,在核定官员俸禄问题上,王安石再次展现其务实作风。当枢密院建议严格限制兼职俸禄时,他指出:若不许兼领,谁愿多担责任?最终说服皇帝收回成命。八月,在讨论边关贸易时,王安石趁机提醒皇帝要明辨忠奸:陛下身边,谁真正忠诚可靠?恐怕有待明察。显示出他对朝局的忧虑。
然而,变法的反对声浪日益高涨。熙宁七年四月,王安石的学生郑侠献上《流民图》,直指新法弊端。虽然皇帝仍力挺王安石,但迫于压力,王安石最终罢相出知江宁府。临行前,宋神宗殷殷叮嘱,厚加赏赐,并按其推荐任命韩绛、吕惠卿继任,希望新法能延续。
令人唏嘘的是,曾受王安石提携的吕惠卿上位后,为防王安石复出,竟不择手段打击其亲信,连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也遭罢黜?。当皇帝问及此事时,王安石只能对使垂泪。次年二月,在韩绛建议下,宋神宗重新起用王安石。复相后的王安石虽想有所作为,但爱子王雱的去世给他沉重打击,加上健康恶化,最终在熙宁九年十月再次辞官归隐,从此退出政治舞台。
这段历史展现了改革者的困境:即便得到皇帝全力支持,面对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和改革阵营的内部分裂实盘配资之家网,再美好的改革蓝图也难逃夭折的命运。宋神宗与王安石这对君臣,一个心比天高,一个命如纸薄,最终都未能实现富国强兵的理想,徒留千古遗憾。
发布于:天津市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