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秋风起配资正规炒股配资门户,丰收至!站在公主岭广袤的黑土地上,闭眼倾听,农机轰鸣声与农民欢笑声交织一起,仿佛一曲丰收交响乐在耳边萦绕……
目前,公主岭市玉米、大豆、水稻等大田作物秋收已近尾声,庭院中丰收的粮食就是理想照进现实的真实写照,沃野田畴共享喜悦。
作为中国商品粮基地的公主岭,素有“中国玉米之乡”美誉,粮食单产始终位居全国前列。今年,全市围绕“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”,锚定省委“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”标志性工程,铆足干劲,筑牢粮食丰收根基,为端稳端牢“中国饭碗”贡献更多“公主岭粮”。

装上农业“芯片”,让“粮仓”更稳固
“这玉米长得真好,比一般大田种植密度每亩增加500—1000 株,每公顷产量能突破3万斤。”让浩腾农业有限公司农技农机管理师李成赞不绝口的“优迪871”,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“2024年高产品种”。
今年,公主岭市不断加大现代种业建设力度,从源头保障粮食安全。位于吉林长春国家农高区的国家现代种业产业园,涵盖综合管理服务、农业技术推广培训、企业研发、孵化等六大功能区,目前有鸿翔种业、中化先正达、安徽荃银高科、山东登海等44家企业入驻。
种子质量检测实验室配备多套常规检测仪器,无人机遥感监测系统实现制种田“天空地”一体化监管,高通量DNA提取平台单日可处理上千份样本,从科研到生产、从检测到服务的全链条支撑全面成型,年生产销售玉米种子9000万斤,占吉林省玉米用种量45%;生产销售水稻种子3500万斤,占吉林省水稻用种量34.8%。
在吉林省鸿翔种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,全程自动化的生产线正在紧张运行,风筛、灌袋、包装等流水作业一气呵成。公司负责人介绍,已建成两条先进种子加工生产线,年加工能力5000万斤。目前,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投入市场的有几十个品种,包含国审品种和省审品种,特别是优迪系列,总体表现非常好。
为进一步提升育种水平,农高区以生物育种为核心,公主岭市主动对接国家种业创新战略布局,与崖州湾国家实验室、省农科院、省科技厅共建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吉林玉米试验基地,围绕破解东北寒地玉米育种关键技术瓶颈开展联合攻关。以高标准基地建设为关键,依托国家常规稻制种大县重点项目,统筹推进玉米、水稻制种基地标准化建设,建成制种基地3万亩。2025年完成玉米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示范面积89.82万亩;筛选出适合本地推广的先进农业技术19项、农作物主导品种40个;构建起辐射东华北春玉米区的国家玉米新品种展示评价平台,公主岭种子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“三品一标”典型进行全国推广。

保护好黑土地,给粮食生产“攒后劲”
耕地是粮食生产的“命根子”,黑土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“饭碗田”。
在范家屯镇乾程合作社的试验田里,秸秆深翻还田、秸秆覆盖宽窄行条带耕作、米豆带状复合种植等多项黑土地保护技术得以集中展示。
“以前只种玉米,收益比较单一。自从3年前开始采用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后,玉米产量一点儿也没下降,大豆就相当于白得的,每年收入都增加不少。”合作社理事长王成介绍,多种作物间作套种可充分利用高位作物的边行优势,扩大低位作物受光空间,使两者间种通风透光,实现协同共生、一地双收、交替间作。“合作社采用10条垄玉米、8条垄大豆间作套种,通光通风还有利于排水,效果非常好。目前看,公顷内玉米产量可达1.8万斤、大豆3900斤。”王成说。
产出更多粮食,保护性耕作功不可没:将玉米收割后秸秆全部留在地里盖上一层“被子”,第二年免耕直接播种,可以减少对土壤的扰动,防止珍贵的黑土被水冲走或者被风刮跑,同时降低墒情损失,解决耕地长期“反哺不够”“给养不足”等问题。“采用秸秆全面粉碎翻压还田技术,和过去精耕细作的种植方式相比,配合高标准农田建设,每公顷土地可增产10%左右。”王成说,“保护性耕作在蓄水保墒、稳产增产上有着明显优势,还有定向补贴政策,给农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。”
通过黑土地保护,耕地地力平均提升0.54个等级,土壤有机质平均提升3.2%,耕层厚度平均增加10厘米,达到30.5厘米,形成可复制的东北干旱地区黑土地保护综合技术模式。
目前,在建设“良田”方面,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250.24万亩,占基本农田面积的61%;累计实施保护性耕作、深松、堆沤肥还田等耕地保护提升措施面积达359.36万亩,占比78%。预计到今年年底可再增加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措施134.33万亩,耕地地力平均等级3.16,位于全省前列。

提升机械化水平,为粮食安全“添底气”
龙山满族乡兴源种植合作社玉米收割机在今年“大显身手”,收割、摘棒、剥皮,转眼间,成排的玉米植株连秆带穗同时卷入“腹”中,不一会儿,金灿灿的玉米棒就“哗啦啦”掉进紧跟其后的拉粮车里,剩下的玉米秸秆经粉碎后也乖乖进了草仓。
合作社负责人郭迅超站在地头,看着眼前的场景笑得合不拢嘴:“机械一上,啥活儿都不用咱动手!更划算的是,收完的秸秆不用愁,直接卖给养殖场当饲料,后期不用再折腾,扬尘少了,秸秆禁烧的压力也小了,地里干净,空气也清爽,还有一笔额外收入!”
粮食要高产,农机是关键。“良机”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,是实现农业现代化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因素。从“靠经验”到“靠数据”,智能农机让秋粮收获更高质高效。
在浩腾农业有限公司内,一辆约翰迪尔进口收获机械格外显眼,不但能收割、摘穗、脱粒工序一气呵成,还能实现直接测产、测水和容重。
“你看这是刚刚测算出的水分,这一片地的玉米目前是24个水,杂质少,容重显示品质优良”,李成介绍,“智能农机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,通过测算出来的数据我们可以及时掌握粮食质量,水分高的我们就及时进行烘干,容重不够标准的我们就能及时清除杂质,这样能够保证粮食卖出好价钱。”
秋收季,“机器在干、农人在看”的场面越来越多。两脚不沾泥,开着车就能把活儿干,收割机唱起了丰收主角戏,不仅加快农作物收割速度,更让农业生产更高效。
目前,全市大型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460个,农机保有量15.42万台,其中拖拉机保有量5.46万台,玉米、水稻联合收割机7490台,农机总动力达254.5万千瓦,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6.2%,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。
丰收,是汗水浇灌的硕果,更是奋斗的新起点。粮食安全,“国之大者”。从良种良技的迭代、良机良法的革新到田垄间的丰收喜悦,公主岭在广袤田野间书写出粮仓充盈的精彩答卷,让“中国饭碗”盛满“公主岭粮”的底气更足。
来源:公主岭市委宣传部配资正规炒股配资门户
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